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 特稿丨習近平: 世界戰爭與發展的堅定支撐者包養網、維護者、推動者
新華社記者賀飛 劉暢
紐約聯合國總部陳列著一件中國藝術品,高約165厘米,以景泰藍工藝制成,鮮艷的中國紅底色上飾有傳統吉利紋樣,熠熠生輝。
2015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這座“戰爭尊”贈送給聯合國,以紀念聯合國成立70周年。習近平主席在贈送儀式上發表講話指出,“戰爭尊”傳遞了中國和中國國民乞降平、謀發展、促一起配合、圖共贏的愿看和信心。
十年后,習近平主席即將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列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年夜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這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意義,也再次彰顯習近平主席心系世界戰爭與發展的全國情懷。
中國始終熱愛戰爭,崇尚和諧。當當代界變亂交織,人類戰爭與發展事業面臨新的挑戰。習近平主席對戰爭有著深入洞見,始終堅定不移地推動建設一個耐久戰爭、配合繁榮的世界。
對戰爭的不懈尋求
習近平主席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鑒,才幹防止重蹈覆轍。
本年是中國國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年夜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那場人類歷史上規模絕後的戰爭中,戰火廣泛亞洲、歐洲、非洲、年夜洋洲等地,各國軍隊和平易近眾傷亡總數超過1億人。中國國民的勇敢抗爭和宏大犧牲為徹底戰勝japan(日本)法西斯發揮了決定性感化,并為歐洲和承平洋戰場上的反法西斯聯盟國供給了戰略支撐。
“歷史告訴我們,戰爭恰似魔鬼和夢魘,給國民帶來極重繁重災難和苦楚,必須高度警戒;戰爭猶如空氣和陽光,受害而不覺,掉之則難存,必須特別維護。”習近平主席指出。
習近平主席屢次重申,中國堅持走戰爭發展途徑,無論發展到什么水平,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范圍,不搞軍備競賽。
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列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年夜會并發表主要講話指出:“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覺醒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戰爭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綿延數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明是習近平主席思慮戰爭與戰爭這一嚴重問題的主要哲思源泉。
“中國《孫子兵書》是一部有名兵書,但其第一包養網句話就講:‘兵者,國之年夜事,逝世生之地,生死之道,不成不察也’,其要義是慎戰、不戰。”習近平主席2017年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宗旨演講時說。
2018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來訪的時任american國防部長馬蒂斯時,援用在中國廣為流傳的名句——“自古知兵非好戰”,表達對戰爭的珍視。
習近平主席不僅對戰爭與戰爭有著深入懂得,他還有著深邃深摯的好漢情懷。他說:“一個有盼望的平易近族不克不及沒有好漢,一個有前程的國家不克不及沒有先鋒。”2014年,中國將9月30日設立為義士紀念日。從2014年起,習近平主席每年在紀念日都會來到天安門廣場,列席向國民好漢敬獻花籃儀式,緬懷英烈。
2015年,為紀念中國國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習近平主席在國民年夜會堂為30名抗戰老戰士老同道、抗戰將領、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頒發紀念章。同年,習近平主席在訪問俄羅斯期間,會見俄羅斯老戰士代表,并頒發了紀念獎章。蘇聯元帥瓦西里·崔可夫的外孫尼古拉·崔可夫也在此中。
“這枚‘戰爭勛章’是我最重視的榮譽,因為它是習近平主席親自頒發給我的。”尼古拉說。
高舉多邊主義火把
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立的戰爭交際政策,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不斷鞏固和發展同各國的友誼和伙伴關系。
當前,霸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世界面臨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增添。習近平主席將多邊主義比作能夠照亮人類前行之路的火把,深入指出:“世界上的問題錯綜復雜,解決問題的前途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配合體。”
習近平主席屢次強調,世界各國要維護以聯合國為焦點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次序。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要弘揚多邊主義,其焦點要義是,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大師磋商著辦,不克不及由一國或少數幾個國家說了算。”
習近平主席堅定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引領中國在解決地區和全球熱點問題上發揮建設性包養網感化。
為推動早日戰爭解決烏克蘭危機,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應該”,強調各國主權、領土完全都應該獲得尊敬,聯合國憲章主旨和原則都應該獲得遵照,各國公道平安關切都應該獲得重視,一切有利于戰爭解決危機的盡力都應該獲得支撐。中方通過穿越交際盡力斡旋推動和談,并同巴西等全球南邊國家一道發起成立烏克蘭危機“戰爭之友”小組。
習近平主席同樣努力于推動中東地區實現戰爭穩定。在中方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2023年3月宣布批準恢復中斷七年的交際關系。在沙伊北京對話前的幾個月內,習近平主席分別同兩國領導人進行了會談。
沙伊關系獲得嚴重改良后不久,在同習近平主席通電話時,沙特王儲兼輔弼穆罕默德高度贊賞中國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日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建設性感化。
面對當前變亂交織的世界形勢,習近平主席積極倡導維護配合平安。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亞信上海峰會上提出配合、綜合、一起配合、可持續的新平安觀。八年后,他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向世界提出全球平安倡議。
習近平主席指出,“人類是不成朋分的平安配合體”,倡導各國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平安之路。
破解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
實現世界耐久戰爭是人類的夙愿。習近平主席曾說:“貧瘠的地盤上長不成戰爭的年夜樹,連天的狼煙中結不出發展的碩果。”習近平主席描述可持續發展是破解當前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
習近平主席始終將發展作為推動人類實現更美妙未來的主要支柱,為此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為促進各國配合發展搭建廣泛一起配合的橋梁。
今朝,中國向160多個國家供給發展支援,同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一起配合文件,把支撐全球南邊發展振興作為全球發展倡議一起配合的優先方包養網向,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一起配合基金,助力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建設。
“中國通過這些倡議與其他國家分送朋友發展經驗,有助于促進配合發展。”盧旺達經濟剖析師斯特拉頓·哈比亞利馬納說,“這些舉措以人為本,有助于緩解國家間的緊張關系。”
推動完美全球管理
總部坐落在上海黃浦江干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成立于2014年,是首個由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創立并主導的多邊開發機構。
4月29日,習近平主席到訪新開發銀行時指出,這家銀行是“全球南邊聯合自強的創舉”,“順應了改造和完美全球管理的歷史潮水,成長為國際金融體系中新興氣力和全球南邊一起配合的金字招牌”。
金磚國家是全球南邊的第一方陣。習近平主席親自推動金磚機制在2023年實現歷史性擴員,進一個步驟壯年夜世界戰爭和發展的氣力。
當前全球管理體系的變革明顯滯后,全球南邊代表性和發言權未獲得充足體現。中國認為,只要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突起在全球管理體系中獲得加倍無力的體現,全球發展才幹加倍均衡,世界戰爭的基礎才會加倍堅實。
中國堅定支撐非洲在全球管理中晉陞話語權。在2022年二十國集團巴厘島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率先明確表態中方支撐非洲聯盟參加二十國集團。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平安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構建加倍公平公道的全球管理體系供給了主要的全球公共產品。
2015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代表聯合國接收了習近平主席贈送的“戰爭尊”。此后,他在接收媒體采訪時表現,中國促進全球戰爭與發展的舉措同習近平主席的遠見卓識密不成分。
潘基文說,中國活著界舞臺上發揮著日益主要的感化,習近平主席展現了主動作為、至關主要的領導力。“他始終信任,世界好,中國才幹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
包養網“中國氣力每增長一分,世界戰爭盼望就增多一分。”習近平主席如是說。
發佈留言